在“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下,咸宁市高度重视湖北省幕阜山片区的开发工作,率先提出建设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构想。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所需投资大,而自我发展能力弱,造成交通设施落后。幕阜山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薄弱,公路标准低,安全防护设施落后,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积极推进生命防护工程的建设刻不容缓。为确保幕阜山区生态公路带动旅游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优化幕阜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一、咸宁市幕阜山区公路安全现状
咸宁市幕阜山片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山区丘陵地理特性较为明显,低等级公路是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大、覆盖面广,连接着广大的乡、村、组、户,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出行。另一方面,幕阜山区有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际级自然保护区及宗教名山,并与江西省相连形成跨省交通,兼顾地方交通与旅游出行。但由于幕阜山区公路网沿线城镇化程度较高,居民较多,且受地形地质、生态环境与技术条件等的限制,公路的技术指标多数采用技术指标规范的极限值,平纵指标水平普遍较低。
二、幕阜山区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咸宁市幕阜山区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进程缓慢,公路安防实施效果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经济投入不足。对于幕阜山区大多数公路,在建设时由于缺乏足够稳定的资金来源与保证,技术指标普遍偏低,安全设施的布设过程中无法按照相应等级的要求进行实施,导致交通安全设施缺乏。
2、交通工程方面的功能设计薄弱。幕阜山区公路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仅将重点放在道路基础设施的硬件设计上,而缺乏从交通工程角度考虑交通功能与安全效果方面的设计,安防设施的安交通全可靠性有待提高。
3、公路安防建设前瞻性不足。一方面幕阜山区公路新建与改扩建,仅针对当前经济需求与交通需求进行公路建设,缺乏对交通需求的预测,现有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未来需求下交通安全保证。另一方面,对现有道路安防设施评价方面停留在原有的事后评价阶段,仅根据已发生的事故资料中对公路安全进行评价、排查安全隐患(现有的交通安全指数仅从要采用“事故数”、“直接经济损失”、“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这4个事故指标来评价公路交通安全状况,即事后评价法),缺乏前瞻性的考虑,未能有效的在在公路交通运行前进行道路设施安全评价,无法在事故发生前进行安全预警,解决安全问题。
4、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合理的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推动机制与方法。在经济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缺乏准确的公路安全量化评价体系,无法进行公路生命防护工程的建设排序,难以做到合理的循序渐进。由于安保工程建设无章可依,无序可循,致使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建设章程非常混乱。
5、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的公路安全管理缺乏健全的体制。幕阜山区公路安全管理局限于不定期安全检查,缺乏常规的定期排查与养护,安全排查信息上报与处理机制不健全,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 构建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安全指数发布平台的建议
幕阜山区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安全指数平台的构建是大数据时代下安全预警的实现,是完善信息化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科学推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进程的有力保障。安全指数的发布,可倡导安全出行,合理诱导交通,为幕阜山区旅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加大幕阜山区公路生命防护工程的建设力度,确保旅游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的建设,幕阜山区旅游业发展迅猛,由此带来了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为保证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大生命防护工程的投入,避免因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所带来的“倒漏斗效应”。
2、建立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安全指数预警与发布平台,提升公路交通安全保证度。幕阜山区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安全指数既能对既有公路安全状况做出综合评价,又能通过对现有安全影响因素的监测,对安全状况进行实时预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四项安全指数”只能事后评价的局限性,具有良好的前瞻性与安全可靠性。
(1)在安全建设方面。高危险性状态的精准化预测与动态性预报可使公路安防建设单位根据公路路段危险性排序,安排工作次序,循序渐进完成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安全指数的精准化评价与预警在生命防护工程的建设中,为“重点区段重点治理,危险区段优先治理”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撑。
(2)在安全管理方面。安全指数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公路交通基础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数据处理,一方面为交通安防管理养护部门提供科学的安全预警技术手段,另一方面为幕阜山区的交通参与者提供有效的综合交通安全信息发布与预报服务,倡导安全出行,能潜移默化地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
(3)推进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平台构建,提升公路安全建设与管理水平。公路生命防护工程是为了保护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性,其最终目标即是确保公路交通的综合安全性。生命防护工程安全指数算法模型与发布平台是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的基础所构建,根据后期数据的采集与累计,可逐步优化公路综合安全性算法的准确性。在已构建的安全体系结构下,随着安全管理部门基于此平台运转需要,定期进行数据采集与整理,能逐步在此工作框架下形成完善的工作流程。同时数据库的不断丰富,也能为公路建设与安全管理部门提供更准确的管理依据。在此基础之上可逐步推进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平台的完善与升级,实现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化。(咸宁市交通局 吴翚供稿)
© 咸宁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14-2019 鄂ICP备17002557号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246号 举报电话: 0715-8256630
举报邮箱:hbxnkx@163.com 邮政编码:437100 电话:(0715)8256630 技术支持:咸宁新闻网